近日,以岭德衡中西医结合医院通过中西医结合诊疗成功救治一名急性脑梗死患者,不仅展现了该院脑血管科在急性脑梗死救治方面的专业能力和技术水平,也体现了医院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面的独特优势。
患者骆先生今年46岁,入院40小时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晕症状,并伴有头疼和呕吐感。起初,骆先生并未对此给予足够重视,以为只是疲劳所致,休息片刻即可恢复。然而,在接下来的40小时里,他的症状反复发作,且每次发作时间都会持续近半小时。病情严重时,骆先生甚至不敢睁眼,无法正常直立行走。这让他深感痛苦,于是立即前往以岭德衡中西医结合医院脑血管病科寻求治疗。
以岭德衡中西医结合医院脑血管病科主任宋晶晶迅速接诊,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初步判断罗先生的症状可能与有脑血管疾病有关。为明确诊断,立即其安排了头颅CT和心电图检查。检查结果显示,骆先生除了存在窦性心动过缓之外,其左侧小脑半球还可见低密度影。这一结果引起了医生的高度重视,于是进一步安排了头颅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和磁共振成像检查。
经过详细的检查和分析,最终确诊骆先生为左侧小脑半球急性脑梗死,并伴有颈内动脉狭窄和大脑中动脉闭塞。
宋晶晶表示,一般来说,脑梗发病4.5小时内是进行溶栓治疗的最佳时间窗;发病6小时内则是取栓治疗的理想时机,越早治疗效果越好。然而,骆先生的发病时间已经过去了40小时,错过了溶栓和取栓的最佳时间窗。如果强行进行溶栓或取栓治疗,可能会增加血管损伤甚至出血等风险。
鉴于骆先生的病情,医生与家属进行了充分的沟通,并建议采取保守治疗方案。经过家属的同意,宋晶晶主任为骆先生制定了系统的保守治疗计划,包括降颅压、调脂稳斑、保护脑细胞、改善脑循环和抗血小板聚集等措施。同时,还充分发挥了中西医结合的优势,为骆先生配合了中药内服、中医护理和针灸等疗法,以加速其康复进程。经过一段时间的精心治疗和护理,骆先生的病情逐渐趋于稳定,头晕症状逐渐减轻,且能够正常行走和进行日常活动。
脑梗死通常多发于老年人群体,然而46岁的骆先生却不幸遭遇了这一疾病。针对骆先生相对年轻的年龄却发生脑梗死的情况,宋晶晶主任解释道,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疾病都是影响脑梗死发生的重要因素。而骆先生脑梗死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的动脉狭窄和脑血栓形成,以及高血压。这些疾病与骆先生多年来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密切相关,特别是过量摄入油腻和甜腻食物。
宋晶晶主任进一步强调,随着年龄的增长,动脉粥样硬化程度逐渐加重,因此,为了预防颅内血管粥样动脉硬化的形成,注意饮食和健康生活方式变得尤为重要,应注意减少摄入油腻、甜腻、脂肪含量高的食物,保持饮食的均衡和多样性,以保持身体健康。
此外,宋晶晶主任还提醒广大民众,出现头晕症状时要高度警惕,因为这很可能是脑梗的前兆。一旦出现头晕症状持续不缓解,伴有严重恶心、呕吐症状时,应及时就医进行检查,以便尽早发现和治疗潜在的健康问题。
脑血管病科
以岭德衡中西医结合医院脑血管病科坚持以中医药为主体,中西医结合的发展思路,结合中医络病理论与脉络学说,利用专科特色通络药物、个体化辨证汤剂和中医诊疗技术,治疗脑血管疾病等,形成了脑血管保护、预防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特色,为广大脑血管病患者带来了健康福音。
——摘自2025年1月16日河北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