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转凉,进入心血管疾病高发期 医生提醒:出现胸闷、气短,要及时就医检查!

发布日期:2024-12-17     点击数 loading

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中,很多人或许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在劳累后出现胸闷、气短的症状,可能因稍作休息后有所缓解就没有在太意。但是对患有高血压、高血脂等慢性疾病的老人而言,这些症状可能是心血管疾病的预警信号,需格外警惕。不久前,69岁的孙大爷就因为胸闷、气短就诊,被诊断出三支病变,且伴有不稳定型心绞痛。


据了解,孙大爷有5年的高血压和脑梗死病史,多年来,一直规律服药控制病情。前不久,孙大爷在地里干农活时,无明显诱因突然感到胸部不适,同时还伴有阵发性气短,孙大爷的家人忧虑着是不是孙大爷多年的老毛病所引发的症状,正无计可施之际,得知以岭德衡中西医结合医院每周三有知名专家亲临坐诊,于是立刻陪同孙大爷来到以岭德衡中西医结合医院心血管病科寻求专业的诊疗。


以岭德衡中西医结合医院心血管病科主任孙启汇接诊后,通过耐心询问孙大爷的既往病史和临床病症,凭丰富的临床诊疗经验,初步考虑为不稳定型心绞痛,孙启汇主任表示,胸闷等症状的确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比如过度劳累、心肺疾病、肥胖、胸腔积液、气胸以及较大的心理压力等。但对于中老年人群,特别是那些有高血压、高血脂或不良生活方式等危险因素的人来说,一旦出现胸闷气短等症状,就需要格外警惕冠心病、心衰等心血管疾病的可能性 。

检结

经进一步的冠脉造影和血管内超声检查发现,孙大爷存在严重的冠脉血管三支病变,其中右冠状动脉和左回旋支狭窄最为明显,右冠状动脉的远段狭窄达90%,左回旋支的一个分支钝缘支动脉狭窄将近90%。



孙启汇主任表示,左前降支血管、左回旋支血管、右冠状动脉作为心脏的主要三大血管直接影响着心脏供血,若出现血栓、堵塞等就可能引发心肌缺血、缺氧,导致心肌梗死、心绞痛。由于孙大爷冠状动脉内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变得不稳定,导致冠状动脉管腔狭窄程度加重,心肌供血不足,从而引发了不稳定型心绞痛。而这种心绞痛的症状表现较稳定型心绞痛更为严重,且可能在没有明显诱因的情况下发作。因此,当下需要及时解除狭窄,开通血管,恢复对心脏的供血。


孙启汇主任认真分析孙大爷的病情后,最终为他制定了分次球囊扩张+支架介入的治疗方案,先针对孙大爷狭窄最严重的右冠状动脉血管采用球囊扩张配合支架以开通血管、改善相关症状。该治疗方法通过导丝、导管等进入血管,先使用球囊扩张,重新将已经闭塞的血管“打开”,再植入一枚支架,使狭窄的血管得以扩张,心脏供血得以改善。术后,孙大爷恢复良好,胸闷症状明显改善。择期,孙启汇主任又为孙大爷的左回旋支的分支钝缘支动脉进行了球囊扩张+支架介入的开通手术,术后经检查,血流得到有效改善,孙大爷也恢复得不错,没有了明显的胸闷感和气短。


孙启汇主任提醒,进入冬季,随着气温下降,血管收缩,血压容易波动,心脏负担也会加重,就容易导致心血管疾病发作或加重。患有高血压、高血脂等慢性疾病的老年患者,不仅要遵医嘱规范用药控制病情,而且要格外当心身体变化,一旦发生胸闷、气短等不适症状时,应及时到院就诊,明确诊断是否存在严重的血管病变,根据病情及时治疗。

——摘自2024年12月16日河北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