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作为人体核心的生命动力源泉,其健康状况直接关系到个体的生命质量。然而,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与不良生活习惯的双重冲击下,心血管疾病已悄然上升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隐秘元凶。
近日,以岭德衡中西医结合医院心血管病科团队成功为一位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的冠心病患者实施了药物球囊术,并充分发挥中西医结合诊疗的优势为其解决病痛困扰,术后该患者恢复良好,目前已康复出院。
68岁的王阿姨是一位有着7年冠心病史的患者,同时伴有高血压、糖尿病和高脂血症等多种慢性疾病。三年前,她在外院因“三支病变”在右冠状动脉植入1枚支架,症状一度得到缓解。然而一个月前,胸痛症状再次来袭,且劳累后疼痛愈发剧烈,持续无法缓解。剧烈的不适让王阿姨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在家人的陪同下,她紧急前往以岭德衡中西医结合医院心血管病科就诊。
经过一系列专业而细致的检查,王阿姨被确诊为“不稳定型心绞痛”。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显示,其右冠状动脉中段狭窄程度达到40%,远段支架内狭窄程度高达90%,情况危急。面对这一临床常见且棘手难题,心血管病科主任孙启汇认为,支架后再狭窄与病变程度、患者体质及生活习惯等多种因素密切相关,解决之道在于再次开通血管。
针对王阿姨已植入一枚支架的特殊情况,孙启汇主任明确指出,再次使用支架并非最佳选择,而药物球囊扩张术则是治疗支架后再狭窄的一种有效方法。经过严谨的会诊,孙启汇主任决定采用药物球囊扩张术。该技术通过球囊将药物直接输送至血管内壁,有效抑制内膜增生,显著降低再狭窄风险。术后,冠脉造影复查结果显示,支架两端状况良好,未见夹层撕裂,血流恢复至三级,王阿姨的胸闷症状也得到显著改善。
术后,以岭德衡中西医结合医院为王阿姨制定了中西医结合的综合治疗方案:
西医方面:通过抗血小板、抗凝以控制血压,稳定病情。
中医方面:应用通络中药"通心"改善微循环。
生活方面:同时为患者饮食调理、适度运动、心理疏导等进行生活方式干预。
经过一个周左右的系统治疗,王阿姨的胸痛症状消失,生活质量得到全面提升。她对治疗效果表示非常满意,主动要求出院,并表示出院后将继续遵循医生的建议,坚持药物治疗和健康管理。
这一成功案例不仅彰显了以岭德衡中西医结合医院在心血管疾病领域的精湛医术和卓越专业能力,更为类似患者带来了新的治疗希望,同时体现了中西医结合在心血管疾病治疗中的独特优势。
科室简介
以岭德衡中西医结合医院心血管病科,在络病理论指导下,坚持中西医结合,深入研究心血管病发病机制,制定全新治法与有效组方,依托 “通络特色药物”,建立了系统的心血管疾病通络治疗方案。科室借助国内知名专家、海归博士后、河北以岭医院心血管病科杨胜利副院长带领的介入团队的专家支持,以冠心病(心肌梗死)、心律失常、慢性心率等为特色病种,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西医结合内科。其先进的医疗技术在德州衡水区域处于领先地位,为当地居民的健康提供了坚实保障。
——摘自2025年2月18日河北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