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突发腹痛时,多数人会优先考虑胃肠道疾病,却鲜少联想到心脏问题。近日,以岭德衡中西医结合医院心血管病科接诊了一名62岁男性患者张先生,其因“右上腹隐痛20天”就诊,最终确诊为“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经冠状动脉造影及中西医结合治疗后,患者转危为安,目前已康复出院。
病例回顾:症状明显加重紧急入院
20天前,张先生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上腹隐痛、钝痛,疼痛集中于右上腹及剑突下区域,伴恶心、胸闷、气短等症状。症状呈间断性发作,持续30—60分钟,活动后加重,休息可部分缓解。因患者既往有冠心病史,初期自行服用药物未重视,后因症状加重紧急入院。
诊断关键: 结合心电图及病史锁定病因
入院后,心血管病科团队迅速行动,结合张先生的病史和症状表现,高度怀疑他存在急性冠脉病变的可能性。随即为其进行心电图检查,最终确诊为非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明明是腹痛,咋就成心梗了呢?”面对家属的疑惑,心血管病科主任孙启汇解释,患者的腹痛症状其实是“腹痛型心肌梗死”的表现,尤其多见于有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史的老年患者。
心梗引发腹痛的机制在于心肌缺血缺氧时,会刺激迷走神经,导致胃肠胀气或痉挛,从而引发腹痛。这种腹痛通常伴有心慌、大汗、恶心、呕吐等症状,疼痛具有压迫样、绞榨样或闷痛的特点,且变换体位无法缓解。
生死时速:90%血管狭窄实施介入救治
明确病情后,孙启汇主任经过与患者家属充分沟通后,紧急为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术。
冠状动脉造影显示,患者左回旋支严重狭窄(狭窄程度达90%),介入团队立即行支架置入术,精准植入一枚药物支架开通血管。
术后,患者腹痛症状消失,心血管病科医护团队为张先生量身定制了中西医结合的个体化治疗方案,在遵循常规用药的基础上,特别加入通络药物,以此疏通经络、缓解疼痛,全方位改善患者病情。经过一段时间的精心护理后,张先生身体状况完全恢复,现已康复出院。
治疗优势:中西医结合,彰显独特优势
此次成功救治不仅彰显了以岭德衡中西医结合医院心血管病科在冠心病介入治疗方面的专业实力,也体现了中西医结合疗法在心血管疾病治疗中的独特优势。通过西医的精准诊断和介入治疗,结合中医的通络药物调理,患者恢复迅速,充分体现了中西医结合在急危重症救治中的重要作用。
专家警示:警惕腹痛型心梗,需及时就医
孙启汇主任提醒广大市民,尤其是中老年人群,如出现腹痛、胸痛、心悸等症状,尤其是伴有高血压、冠心病等基础疾病时,应立即就医,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同时,建议慢性病患者定期监测血压、血脂等指标,遵医嘱规范治疗,避免病情加重。
日常预防建议:定期监测血压、血脂、血糖 ;避免暴饮暴食、剧烈情绪波动;冠心病患者需遵医嘱规范用药,忌擅自停药。
科室简介:中西医结合破解心血管救治难题
以岭德衡中西医结合医院心血管病科,在络病理论指导下,坚持中西医结合,深入研究心血管病发病机制,制定全新治法与有效组方,依托 “通络特色药物”,建立了系统的心血管疾病通络治疗方案。科室借助国内知名专家、海归博士后、河北以岭医院心血管病科杨胜利副院长带领的介入团队的专家支持,以冠心病(心肌梗死)、心律失常、慢性心率等为特色病种,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西医结合内科。其先进的医疗技术在德州衡水区域处于领先地位,为当地居民的健康提供了坚实保障。
未来,以岭德衡中西医结合医院将继续秉承“以人为本,患者至上”的服务理念,充分发挥中西医结合诊疗的优势,为更多患者提供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为百姓健康保驾护航。
——摘自2025年3月20日河北新闻网